住宅工程外墻滲漏現象比較普遍,雨水通過外墻縫隙滲入墻內,導致內墻裝飾面層產生霉變,甚至造成粉刷層起殼、脫落,影響使用功能,嚴重的還會引起電線短路,造成意外事故,給用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并引起糾紛,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。
設計因素導致的滲漏
(一)原因分析
1、設計人員不重視細部大樣設計,如窗臺坡度、鷹嘴、滴水槽、穿墻管、外墻預埋管件、鋁合金門窗、幕墻與墻體間的接縫等;
2、為美觀而將外墻飾面磚(小型)設計成細縫拼接,使磚與磚之間不能嵌填密封材料,導致漏水;
3、設計中忽略了不同材料界面的連接。如在外墻面層層設計裝飾腰線,且腰線頂部標高與圈梁頂部標高相同,由于外墻磚與混凝土圈梁的溫度膨脹系數相差很大,極易產生裂縫,從而使腰線上部滲水。同樣原因,女兒墻根部往往也較易開裂滲水;
4、高層建筑非承重外墻用的砌筑、找平砂漿標號,一般低于承重墻設計用的標號,強度雖能滿足設計要求,但透水性增大;
5、在設計中對防水不重視,外墻立面設計沒有防水概念及功能設定。
(二)防治措施
1、對設計因素導致的滲漏主要采用事前預控的手段;
2、在設計圖紙審核中,工程(監理)人員應審查圖紙中是否有防范措施或防滲、防水要求;
3、外墻砌筑、抹灰砂漿標號是否恰當;泛水高度、窗臺坡度、鷹嘴、滴水槽、門窗框四周等易滲漏部位是否有細部大樣圖或防滲要求;
4、設計上如有防范措施或要求的,施工時必須監督實施;設計上未提出或有不當之處,工程(監理)人員應向設計單位提出增補和修改意見。
材料因素導致的滲漏
(一)原因分析
外墻砌塊質量差,防水涂料、防水密封材料等質量不合格,飾面材料缺角破裂,鋁合金門窗材質不合格,加工制作質量差等,直接影響工程內在質量。
(二)防治措施
施工前,工程(監理)人員應對外墻材料及構配件進行嚴格檢查,對關鍵主材如鋁合金材、粘結密封材料等,檢查其產品質量保證措施,材質檢驗合格證明,抽取樣品進行產品質量的復檢等,杜絕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上。
施工因素導致的滲漏
(一)原因分析
施工導致的外墻滲漏,主要是易滲漏部位施工質量差,未按要求施工或監控不到位是造成外墻滲漏的主要原因。主要表現為:
1、框架結構外墻柱與砌體連接處不埋拉結筋或拉結筋設置不牢,拉結筋間距、數量、長度不符合要求,由于溫度膨脹系數差異較大,導致連接處開裂是滲漏的多發區;
2、砌筑找平層、抹灰層砂漿未按設計配制,引起砂漿強度差,干縮開裂;
3、外墻面磚與打底砂漿粘結力不足形成空鼓,飾面磚勾縫不密實,出現砂眼及裂縫,造成外墻滲漏;
4、細部構造,如窗臺坡度、鷹嘴、滴水槽等未處理好易造成雨水滲透;
5、門窗安裝未做仔細的防水處理;穿過外墻管道和預留孔密封處理不當。
(二)防治措施
施工前,工程(監理)人員應檢查施工單位制訂的“外墻防滲漏施工措施及技術交底書”,過程中并重點檢查施工工藝流 程是否符合規范規定。施工中要加強過程控制,嚴格監督外墻砌筑按設計要求、施工規范組織施工,并對外墻易發生滲漏的部位進行重點監控。
1、外墻砌體控制要點
(1)砌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;外墻轉角處嚴禁留直槎;外墻窗下墻采用多孔磚砌筑時,應在窗臺處澆筑厚度不小于60mm的現澆砼板帶;
(2)各類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,厚薄均勻,水平、豎向灰縫的砂漿飽滿度均不得低于80%,并不得出現透明縫、瞎縫。 在外墻抹灰前,要由專人全面檢查外墻灰縫,對于個別瞎縫要進行開鑿處理,開鑿寬度10mm左右,深度80mm左右,清除縫中垃圾和灰塵,灑水濕潤后,用勾縫砂漿嵌實;
(3)外墻支模的螺桿洞、腳手眼封堵時,應在抹灰前用水泥砂漿封堵密實確保不開裂,不滲漏;
(4)砌筑伸縮縫、沉降縫、抗震縫等變形縫處砌體時應確??p的凈寬,并應采取遮蓋措施或填嵌聚苯乙烯等發泡材料,防止縫內夾有塊材、碎渣、砂漿等雜物;
(5)利用砌體入模澆筑砼構造柱等,當砌體強度、剛度不能承受砼振搗產生的側向力時,應采取加固措施,防止砌體變形、開裂,杜絕滲漏隱患;
(6)為防止外墻面滲漏,伸出墻面的雨蓬、敞開式陽臺、空調機擱板、遮陽板、窗套、外樓梯根部及凹凸裝飾線腳處,應做出泛水或采取切實有效的止水措施;
(7)為防止屋面女兒墻滲漏,不應采用多孔磚、空心磚等孔洞率大的材料砌筑。突出屋面的建筑物外墻,在泛水高度范圍內也不得用上述材料砌筑;
(8)督促施工單位作好現場協調,實現工種間密切配合,使砌筑施工與墻體內的水、電預埋管道敷設協同進行。避免墻體二次鑿洞開槽;
(9)填充墻砌體要采用合理的砌筑方法。明確組砌方法,外墻砌至梁底時,待墻體充分沉降后,用斜磚進行封砌,并確保砂漿的飽滿度。
2、外墻抹灰控制要點
(1)抹灰前對基面進行清理,鑿除表面污物并清掃干凈,必要處可用聚合物水泥凈漿“甩毛”,以增強砂漿與基面的粘結性能;
(2)嚴格控制砂漿的強度和拌合質量;外墻找平抹灰層遇不同材料交接處需加掛金屬網進行加固;
(3)找平抹灰施工前,對外墻施工中留下的孔洞、框架填充墻的頂部